(新闻小语)未雨绸缪完善安老服务
作者: 发布于2020-08-06(新闻小语)未雨绸缪完善安老服务
人口老化问题困扰全球,本澳亦不例外。如何应对未来养老、医疗等问题,增加安老院舍、完善社区安老网络、增加护理人员等,均需要政府及社会尽早规划。
本澳目前约有七万名长者,準长者“四十五至五十四岁”年龄层约十万,“五十五到六十四岁”又有几万。但“十五至卅四岁”年龄层只有约二十万,尤其是“十五至廿四岁”只有七万一千,“十五岁以下”得八万三。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及少子化双重效应,可以预见,本澳在二十至三十年后人口将严重老化。
有意见认为,跨境养老可借助湾区其他城市的人力、医疗等资源,纾缓部分本澳人口老化的压力。
然而,长者是否愿意离开子孙、离开熟悉的澳门?家人又是否愿意将长辈送往内地养老?充满疑问。
以本澳目前社会状况,可以预见,未来大部分长者都会选择留澳安老。随着长者不断增加,意味着对安老院舍需求将会持续增加。但目前本澳仅有二千多个安老宿位,对不少需要安老院舍服务的家庭而言,往往要面对长时间等候之苦。然而,未来究竟需要多少安老院舍?虽然当局已展开有关长者生活及长期服务需求的研究,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,二、三十年后究竟实际需求是多少,难以预计。
人口老化,意味着安老、护老服务在未来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。本澳目前安老院舍以政府资助社团、慈善机构为主,私人安老服务相对较少。面对未来安老服务需求的增加,政府应有必要建成一个由政府资助慈善团体为主、私营安老服务为辅的护老服务体系,从政策上鼓励经营者开设私人安老院舍,令有需要家庭可根据自身能力作出不同选择,透过公私结合进一步完善本地整体安老服务质素。
社区安老、家居安老仍是未来长者政策的最重要一环,如何进一步完善目前整个社区照顾、医疗、支援网络至关重要,然而一系列的关顾长者服务需要大量人资,当局又是否已有周详计划?
夏 耘